文物古建的防火与保护
2019-04-09 浏览次数:121次
我国古代建筑防火设计 1 防火 鉴于木构建筑的建材特性, 古建防火的第一步是对可燃构件做阻燃处理。用涂抹灰泥的办法来提高可燃构件的防火性能, 在我国古建筑中是采用较久且较广泛的一种技术措施。山墙、风火檐、室内防火墙、室外防火墙等防火分隔物也有防火和阻止火势蔓延的作用。我国古建筑的山墙中,硬山墙和马头墙的防火效果较好。风火檐的设计要求不能开设门窗洞口,而且还要把墙上的屋檐用砖或琉璃等非燃烧材料封严,不允许可燃构件外露,以此达到阻止火势从外部向内部或从内部向外部蔓延的目的。现存较完整的室内防火墙是建于明朝的銮仪卫仓库,每隔7间房屋空出一间,并将这间房屋砌成无门无窗的砖墙,具有很好的防火功能。护城河与城墙则是较好的室外防火隔离带。 2.灭火 消防较重要的是水,建筑周围设置的大量水缸实际上就是古代的消防设施,类似于现在的 “灭火器”。 木材阻燃的解决方案 木材阻燃处理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提高木材难燃性能的加工处理过程,不易被燃烧,被点燃时火焰不沿表面燃烧或燃烧速度减慢,脱离火源后自 熄不续燃。木材阻燃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当的阻燃配方和合理的处理工艺。 1 木材物理阻燃法 物理阻燃法处理木材时不使用化学试剂,不改 变木材的细胞壁、细胞腔结构和木材的化学成分。 一是采用大断面木构件遇火不易被点燃,燃烧时生 成炭化层,可以限制热传递和木构件的进一步燃 烧,炭化层下的木材仍可以保持原有的木材强度; 二是将木材与不燃的材料制成各种不燃或难燃的 复合材料,如水泥刨花板、石膏刨花板、木材 - 岩棉 复合板、木材 - 金属复合板。目前,复合板材因其 节约木材、阻燃、防腐、价格低廉等优势而得到快速 的发展。 2 化学阻燃法 化学阻燃法是将具有阻燃功能的化学药剂以不同的方式注入木材表面或细胞壁、细胞腔中,或与木材的化学成分的某些基团发生化学反应,改变木材的热解过程,达到延缓和抑制燃烧的目的。化学阻燃法一般分为 2 种方法:表面涂敷法、 浸渍法。 (1) 表面涂敷法表面涂敷法又称现场处理法,是在加工成较 终使用形状的木材表面涂敷阻燃剂或阻燃涂料,或 者在其表面黏贴不燃性物质,通过保护层的隔氧、 隔热作用达到阻燃的目的。优点是能有效控制火势 蔓延、药剂量较少,对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影响较 小,操作方便,设备简单。不足之处是耐磨性一般较 低,保护层一旦遭到破坏,木材便不具备阻燃性能, 同时影响木材的进一步装饰。 (2) 浸渍处理法浸渍处理法又称提前处理法,是将木材浸泡在 阻燃剂溶液里,使阻燃剂渗透到木材的内部,当木材受到热作用时,阻燃剂产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 变化,降低木材热解时可燃气体的释放量及燃烧速 度,从而达到阻燃的目的。具体采用的阻燃处理方 法,视对产品阻燃性能的要求(阻燃剂吸收量、阻燃 剂渗透深度)、阻燃剂的性质(是否可以加热)、木材 树种及木材规格等因素决定。 目前,我国上海木材工业研究所、中国林业科技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等一些木材防火研究机构,也在努力的研究如何高效的利用科技来制造防火木材。对于现在的科技而言,要做出防火木材还需要很大的努力,对此小编也深深的期待中国文物古建能够得到更加周全的保护,在古建防火方面我们依旧没有做到十全十美,希望以后我们能让文物古建穿上合格的“防火服”。
shengyuqiang.b2b168.com/m/